世界经济风云激荡之际,“相信中国”成了不约而同的信念。信念,源于信心。中国通过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韧性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注入动力、注入正能量。
在创新发展中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坚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天在即,中国航天持续标注中国的新高度;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时速450公里,蓄力刷新中国的新速度;DeepSeek“刷屏”全球,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今年前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64%、91.5%,“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跑出了加速度。今天的中国,到处都聪明生机勃勃,到处都涌动着澎湃的发展动力。中国通过积极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将有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繁荣世界。向“新”而行的中国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力量。
在开放发展中注入生机活力。开放发展的中国对世界各国都意味着机遇。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甚嚣尘上,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个别国家奉行保护主义、搞零和博弈威胁国际经济秩序的当下,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与跨国公司维护产供链稳定的需求同频共振,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截至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让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已经证明,国际合作才是正确选择,经济脱钩只会削弱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中国以开放为笔,在全球化浪潮中书写新篇章,用行动诠释了“越开放越安全,越融合越繁荣”的深层逻辑。
在韧性发展中注入强大底气。在迈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坚定信心,增强发展的底气。尽管全球经济遭遇逆风,但中国经济仍表现出非凡的韧性。2024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一度面临市场预期和信心不稳、主要指标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但我们依然实现了发展目标,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今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时代以来,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斗洪峰,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危中寻机、难中求进,中国经济就是这样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我们要保持强大的发展底气与自信,推动中国经济在韧性发展中砥砺前行。因为我们有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航船驶向壮阔未来。(李萍)